“不能忘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访波兰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馆长拉法乌·乌努克
格但斯克是波兰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格但斯克韦斯特普拉特半岛上的波兰军队,二战战火在欧洲点燃。时光荏苒,今天坐落在半岛上的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在诉说着残酷的战争历史,警示世人牢记二战的深刻教训。
步入博物馆,位于地下的主展区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围绕“战争之路”“战争的恐怖”“战争的漫长阴影”3个叙事版块依次展开,分为18个主题,通过近3000件珍贵的展品,展现了包括波兰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战争经历。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主题展览之一。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半岛上矗立着写有‘不再有战争’的纪念碑。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远离恐怖的战争。”波兰历史学家、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馆长拉法乌·乌努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过去进行深刻反思,劝诫人们摒弃以暴力为政治工具的做法,是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信件、照片、旅行箱……展览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玻璃墙上,张贴着无数张遇难者的肖像,那些在战争发生前微笑的、严肃的、平静的脸庞,随着战火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之中。“像我们一样的人们”——一旁的文字上写着照片墙的主题,述说着战争的残酷。
展览强调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战斗,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在“战争之路”展区内,展览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介绍了日本军队对中国的残暴侵略以及野蛮行径。“战争的恐怖”展区揭露了日本军队给亚洲国家尤其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博物馆还展陈了两份来自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馆藏资料复印件,揭露当年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乌努克说:“直到今天,仍有不少波兰民众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不甚了解。我们希望来到博物馆的每一个参观者都能了解完整的历史,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暴行以及中国人民经历的苦难和抗争。”
“二战是全人类的悲剧。因此,博物馆并非仅仅呈现波兰的战争叙事,而是采取更为全球性的视角来呈现二战历史。我们相信,只有将波兰人的战时经历置于欧洲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广阔背景中,才能充分传达呼吁和平的意义。我们要全面、真实叙述历史,深刻反思战争暴行。”乌努克表示。
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学术研究、展览展陈方面保持友好交流与合作,双方曾合作举办《中国抗战漫画展》《患难见真情——二战时期救助犹太人的波兰人》等专题展览。乌努克表示,波兰和中国都为二战胜利、捍卫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进步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并不是二战唯一的主战场。在亚洲,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
“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创造了中国的未来。”乌努克表示,二战后,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乌努克认为,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引领。希望更多国家能够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责任。(记者 禹丽敏)
zaijiaoyuanzhaochuankanlai,shijifeixingdexiaoguo,genlilunzhishidezhangwochengduchengzhengxiangguan,erlilunzhishizhashizhengshiwuguanghuideyoushi。“ruguoyoushenmeneirongtaganjiaomeichitou,yidinghuijiabanjiadianbuxi。”xuduogewanshang,zhaochuandailingxueyuanwanchengyehangxunlianhuidaojiangpingshi,faxianwuguanghuirengzaikanshu、zhaziliao。在(zai)教(jiao)员(yuan)赵(zhao)川(chuan)看(kan)来(lai),(,)实(shi)际(ji)飞(fei)行(xing)的(de)效(xiao)果(guo),(,)跟(gen)理(li)论(lun)知(zhi)识(shi)的(de)掌(zhang)握(wo)程(cheng)度(du)呈(cheng)正(zheng)相(xiang)关(guan),(,)而(er)理(li)论(lun)知(zhi)识(shi)扎(zha)实(shi)正(zheng)是(shi)吴(wu)光(guang)辉(hui)的(de)优(you)势(shi)。(。)“(“)如(ru)果(guo)有(you)什(shen)么(me)内(nei)容(rong)他(ta)感(gan)觉(jiao)没(mei)吃(chi)透(tou),(,)一(yi)定(ding)会(hui)加(jia)班(ban)加(jia)点(dian)补(bu)习(xi)。(。)”(”)许(xu)多(duo)个(ge)晚(wan)上(shang),(,)赵(zhao)川(chuan)带(dai)领(ling)学(xue)员(yuan)完(wan)成(cheng)夜(ye)航(hang)训(xun)练(lian)回(hui)到(dao)讲(jiang)评(ping)室(shi),(,)发(fa)现(xian)吴(wu)光(guang)辉(hui)仍(reng)在(zai)看(kan)书(shu)、(、)查(zha)资(zi)料(liao)。(。)
知网已搜不到董袭莹论文
人口与创新是目前中国的两个关键命题。在新书中,梁建章将其联系到一起,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人口创新力模型”。此外,这本书详细分析并预测了中国未来人口情况和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并就公共政策如何降低生育成本,提振民众生育意愿给出了详细建议。